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第106章 105现实题材?现代题材?(求首订,(3/4)
细一想,也就不难理解。

    北《当代》,南《收获》,国内文坛两大严肃刊物巨头,但两者风格有所不同。

    “文学记录中国”,是《当代》的现实主义坚守。

    以作品说话,切身感受中国的迷惘和疼痛,能够亲身见证中国的努力和坚持,能够忠实记录中国的挫折和进步。

    但《收获》不同,依托申城这座海纳百川、生机勃发的中国现代都市,延续五四新文化血脉,坚守文学独立品格,“把心交给读者”。

    号称“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

    方明华记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收获》连着两年都做了先锋文学专号。那么现在主编对于先锋类作品感兴趣就不足为奇。

    怎么办?

    搞原来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回应《收获》编辑部的邀请,写先锋小说?

    有点纠结啊。

    不过方明华经过认真思考,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那个紫铜的奖章实在让人羡慕。

    于是准备给肖岱回封信说明自己现在准备筹备写现实主义作品,暂时婉拒约稿。

    但信还没写好,一件事改变了方明华的想法。

    这天中午刚上班,方明华拿了份投稿还没仔细看,就听到对面的白苗接过话筒听了两句冲着他喊了声:“小方,你的电话。”

    一个办公室坐四个人,只有一部电话,座机位置距离白苗最近,所以他就成了义务电话接听员。

    方明华拿过话筒,里面传来赵红军的声音:“明华,彩电票搞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最好快点,民生百货进了一批“海燕”14英寸电视机,最新型号,很抢手的!”

    “是吗?那我马上就来!”

    方明华挂掉电话,到隔壁办公室给李天芳请了个假就下楼骑着自行车离开单位,向省府方向骑去。

    原来自从电视兴起,这玩意立刻就成了个好东西,筒子楼一楼五婶家买来一个黑白电视成了全筒子楼的宝贝。

    老妈也喜欢过去看,可是人太多迟了连个地方都没有,于是就琢磨着自家也买一台?

    四、五百块钱一台咱家还是买得起。

    方明华听到了立刻反对,干嘛买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