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宝刀跟宝马,现在则变成了枪跟汽车。
这几年来,国内不少公司都陆续开始进入了汽车行业,除过像春兰进入汽车行业之外,还有不少国企跟私营公司,都拿到了汽车牌照。
包括奇瑞、上汽通用、比亚迪、福田、猎豹汽车、力帆汽车、海马、飞碟、东南汽车等等一大堆汽车品牌,都是这几年成立的。
这是因为,从三年前开始,国内放松了对汽车行业的开始,而且允许海外汽车公司进入国内投资,建立合资厂,以前国内汽车更多是引进代理国外汽车在国内销售。
像上汽通用,就是上汽跟阿美利加通用汽车联合建立的,上汽拥有501的股权,通用汽车持有499,同一时间,包括日苯的丰田、本田、现代、福特、日产也是这几年进入国内建立合资厂的。
这也标志着,国内汽车行业,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市场换技术的时代,也是连想柳老板推崇的贸工技时代顶峰的到来。
至于几十年的汽车合资时代,为国内汽车行业,带来了哪些技术,那只有问那些汽车品牌才知道了。
能让这些国外汽车品牌,争先恐后的进入国内市场,那当然是有利可图,亏本的买卖,怎么可能指望有人干。
这些海外汽车品牌,自然是看重了国内的汽车生产成本,还有巨大的汽车市场,想要提前分一杯羹。
往后几十年,不少大名鼎鼎的海外汽车品牌,将近一半的汽车销量,都是在国内卖出去的,养出了好几个世界级的汽车巨头。
更有甚至,有海外汽车品牌,就靠着国内汽车市场活着,一旦国内卖不出去,立马就开始拉胯了。
不仅是海外汽车品牌涌入国内,国内除过国营厂进入汽车行业,也有不少私营公司,也尝试在汽车行业试水。
往后,甚至还会出奇怪的现象,国营汽车牌子,因为有跟海外汽车品牌建立的合资厂牌子,靠着海外牌子,还有海外厂商供应买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基本上能躺赚,所以对于技术研发并不那么上心。
相反,比亚迪、吉利等私营汽车品牌,因为没有海外品牌的靠山,只能卷技术,或者收购海外厂商,反而是扛起了汽车国产化的大旗……
“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