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国内基建大爆发,以至于许多人产生错觉,似乎全世界都跟国内一样,有覆盖到村级别的的公路、电网、水利、污水处理系统。
但实际上,去过海外之后,就会发现不说那些国力孱弱,人口稀少的东南亚地,还有混乱的非洲。
哪怕是号称人类灯塔的阿美利加,还有自诩为文明的老欧洲,实际上基建也是停滞不前的。
而正是依托完善的公共设施,国内的物流、运输成本才能降低,让国内用户,买到性价比几乎全球排名第一的产品。
甚至于,这也是为何,前世某些汽车厂商,敢在国内卖减配的小排量发动机的原因。
因为哪怕是想割韭菜,韭菜也得愿意被割才行。
前世国内道路基本上硬化了,车子一般情况下,不用上泥泞不堪的烂路,所以小排量发动机才有市场,起码上路不趴窝。
同样的汽车,放到道路稀烂,尤其是雨季,近乎成了烂泥塘般的东南亚、非洲道路试试,看它趴不趴窝,还有没有人会买!
不仅是汽车,还有手机、空气炸锅、电磁炉、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各类电子家电产品,到了非洲,似乎卖的就特别贵,而且都是大品牌,压根看不到杂牌货。
这可不是非洲人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豪,也不存在某些公知说的,非洲人只认大品牌之类的产品,更不是他们不想买物美价廉的平替品,关键,它买回家得能用啊!
就非洲那种基建,三天一小停电,五天一大停,而且电路系统都是几十年前的,电压比心脏跳的还猛,如果质量不好的产品,分分钟就短路了。
根本没有基建可谈,也没有稳定的供电系统,非洲还有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不买大排量汽车,不买大牌家电,他们买回去能用吗?
甚至杂牌产品根本不敢把产品卖过去,天天维修的售后就能把它们搞破产了。
放在固话市场同样如此,内陆估计不到未来十年,座机基本上就被淘汰了。
这是国内基建大爆发的一部分,但在国外可完全不一样。
直到几十年后,人口不到六百万的新加坡,还有五十万的座机用户,虽然大部分都是捆绑的宽带套餐。
马来西亚的家庭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