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感觉自己并没有暴露才对,而周敏兰显然也有她自己的原则,不然也不至于特地把那条密电拆散了。
对于周敏兰的这种“安全保障”,陈敬文心知肚明,也从未提过一句,毕竟周敏兰是一个讲原则的人。
既然如此,恐怕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想要直接针对周敏兰是很困难的。
于是,陈敬文立刻想到,这些动作很可能针对的恰恰是自己。
或许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是想通过自己来给周敏兰找不痛快?
对七十六号这些人的派系之争,陈敬文还是有所了解的,所以他得到了一个基本靠近事实的结论。
至少,他并不认为这个反垃圾袋的是想判断自己和“藏锋”是不是有关联。
可是,陈敬文自己想要找寻的目标废纸,的确被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弄走了。
这一点对陈敬文的影响就不算小了。
原来,陈敬文早就摸清了周敏兰的各种习惯,包括但不限于她会去搜罗各种密电,而且会把最后弄出来的电文随手撕碎之后便扔进字纸篓里。
之前通过翻垃圾袋,从周敏兰这弄走了不少十分有用的消息,陈敬文原本以为这一次同样会交上好运。
毕竟,周敏兰让他去破译的新电文,恰恰就是和上海的日军调动有关。
陈敬文猜想那条电文里多半就有自己想要的大部分内容,甚至就是全部密令。
可惜,他并不能够破译,只是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模型罢了。
能够猜出来是调令,已经算是相当走运。
而现在,运气并没有继续站在陈敬文这边。
当七十六号行动处前处长让手下人从电讯处的垃圾袋里翻出了最可疑的一堆碎屑之后,他没有把全部工序都扔给手下人去做,尤其是这个“拼图”的作业。
最终,他眼前一亮,因为他把碎屑拼成了三张完整的纸。
虽然,纸上各种各样的草稿他都看不懂,可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写在最后的一句日文应该就是最终破译出来的译文!
当然,他并不认识日语,自然也不清楚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
可他很快便联想到,谁会特地在电文里用日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