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逻辑分析上,可以看得长远一些,然后再建仓做盘的时候,可以遵从市场的走势,以市场实际走势为依据来调整仓位,调整合理的止盈、止损目标。”
市场走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他们的投资策略,自然也不能一成不变。
在王书杰看来,做个趋势投资者,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主线行情的逻辑分析上,目光还是要看得长远,能够明白其行情爆发的底层逻辑才行。
毕竟,只有这样……
当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或者股价持续走高,产生泡沫阶段。
自己心里才会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不会被市场情绪带着走,而在不该止盈的地方,过早的止盈,或者在过高的泡沫估值阶段,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嗯,好的。”李尚峰继续点头应道,“王总,港股市场上,最近内房股票的走势,貌似要比咱们a股市场上的一些地产股票要强势一些,我在考虑……我们要不要进行两地布局,买进一些港股市场上的内房股票啊?
我对比了一下两地市场,核心地产股票的估值。
很明显,港股市场的核心地产股票,在估值水平上,比a股市场明显要显得更加低估。
而且就未来的预期业绩弹性来说。
对比‘保利地产’、‘科万地产’、‘金地集团’、‘招商蛇口’……这些a股上市的核心地产集团,很明显,‘荣创地产’、‘恒达地产’、‘碧桂园’、‘精城控股’、‘隆湖地产’等核心港股内房股票,似乎更具有爆发力一些。
估值更低,预期更好。
那么,在基本面影响一致的情况下。
大概率,这些港股上市的内房股票,股价的弹性更高,未来的上涨空间会更大啊!
再从近期的盘面走势上观察,买盘资金,在这些内房股票上的买进行为,也是要比较坚决一些的。”
“你单考虑了未来的业绩爆发预期和股价的弹性空间,可你有没有考虑过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差异这个问题呢?”王书杰接过话,继续道,“为何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同一支股票,会出现估值和股价方面的大幅折价,为何咱们a股上市的企业股票,普遍估值要高于港股市场?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