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 第860章 寻找预言(1/3)
    所谓的小型移动式能量塔,其实就是将原本巍峨巨大的能量塔,通过精密的工程学手段和炼金术缩小到可以装载在移动载具上进行便携式转移的版本。

    虽然被冠以“小型“之名,但其实际体积仍然相当可观,基本上与一截标准的火车车厢相当。

    事实上,珀菲科特最初进行概念设计时就是直接将其安装在现成的火车车厢底盘上。

    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虽然缺乏美感,但在工程效率上却十分实用,既可以利用现有的铁路网络进行快速部署,又省去了专门设计移动底盘的时间成本。

    不过随着研发的深入,珀菲科特很快就发现这种设计存在诸多局限:铁轨铺设的固定性严重限制了部署范围,而笨重的钢铁车轮在复杂地形中的机动性更是令人堪忧。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珀菲科特最终为这种小型能量塔设计了专用的移动底盘。

    新的底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行进方式也从传统的铁轨车轮升级为全地形履带系统。

    这种改进虽然增加了制造成本,但却极大地提升了部署灵活性。

    无论是崎岖的山地、松软的雪原,还是被战争破坏的废墟地带,其本身所使用的八条履带。

    在功能性方面,最终定型的小型移动式能量塔几乎保留了大型能量塔的所有核心功能。

    它依然能够提供稳定的供暖服务,可以展开维持生命所需的恒温力场。

    更令人惊喜的是,珀菲科特还为其加装了一台大功率发电机,使其能够为周边的机械设备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进,使得能量塔从单纯的供暖设备升级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移动能源站。

    当然,作为小型化的代价,这些移动式能量塔在性能参数上不可避免地有所缩水。

    原本足以笼罩半径五公里的庞大供热场,现在被压缩到了不足一公里的范围。

    这仅剩的七百多米有效覆盖半径,在面对大规模聚居区时确实显得捉襟见肘。

    供热范围的缩减也意味着需要部署更多单元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无疑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在极寒环境中作业的户外劳动者来说,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