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汉字之所以没有被差点废掉,应该是拼音的出现拯救了汉字。
【在古代汉字比较繁杂,又没有拼音,所以超过九成老百姓都不认识字。
古人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怎么办?只能跟着教书先生认读。
万一教书先生也不认识怎么办?所以当时的古人用同音字来注音。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切音,但是会的人很少,所以还是90的老百姓都不认识字。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拉丁化的拼音字母就出来了。
当时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华夏,他们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这给了中国人很大的启发。
到了清朝末年,华夏已经很落后,战乱频发,很多人认为汉字的繁杂是华夏落后的根源。
于是鲁迅,蔡元培等人为了短期内提高民众的识字率,主张废掉汉字,用拉丁字母来代替。
1913年,有人提出了一整套的拼音方案,这个方案最终演变为现代汉语拼音。
至此,有了现代汉字拼音,全国民众的识字率大幅度提升。】
各朝的读书人深表认同,他们当初学习汉字的时候不知道下了多大的功夫。
想要认识一个汉字,需要用同音字来标注。
可有的时候,连同音字都不认识,这给他们认识汉字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为了学习一个汉字的读法和写法,他们小时候不知吃了多少苦。
也正是因为学习汉字的门槛太高,再加上读书识字的费用很高,使得识文断句的读书人少得可怜。
刘彻:同音字和切音这两个办法确实很繁琐,老百姓的学习难度太大,就是不知道拼音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居然让后世老百姓的识字率一下子大幅提升。
他小时候认字一直是这么过来的,深切知道学习汉字有多么困难。
现在得知后世的汉字都有拼音,极大的降低了认字的难度,让后世老百姓的识字率大幅提升,这让他非常好奇,迫切的想知道拼音到底是什么。
他不禁思考,要是拼音的效果当真那么好,说不定可以全国推行汉字拼音,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识字。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