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这个鲁迅和蔡元培是怎么回事,身为华夏人,能够数典忘祖,灭绝中华文化的传承。即便是想要提高民众的识字率,也不能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沿用了几千年,已经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不知道清朝末期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以至于有人想要废掉使用几千年的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废掉了汉字,中华民族的脊梁也就彻底断掉了。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还好拼音的及时出现,才制止了中华文化的终结。
这让他对汉字拼音更加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一下。
对于很多人认为汉字的繁杂是华夏落后的根源,主张废掉汉字,乾隆的感受尤为复杂,有一股难以明喻的落寞。
大清晚期发生了什么,他大体还是知道一点的。
那么多的文物被外国侵略者掠夺走了,可见大清晚期的局势有多恶劣。
可他似乎远远低估了大清晚期糜烂的形势,要不然当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华夏落后的根源怪罪到汉字身上。
可见大清晚期的国力与外国差距之大令当时的人万分绝望,才会导致那么多人对中华文化感到深深的自卑,以至于要废除汉字。
自从知道大清晚期的境况,他就时常在思考,应该怎么提高大清的实力,避免再次发生外国大举进犯中华大地的悲剧。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学习外国的优秀知识,这样才能武装大清,避免重蹈覆辙。
大清想要迎头赶上此时的西方,那就必须开展全民教育,唯有如此才有足够的科学人才发展壮大满清。
实施全民教育,或许可以从汉字拼音开始。
【汉字的拼音绝大多数是有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一共有23个,韵母一共有24个。】
此话一出,很多古人紧皱着眉头,感觉拼音的难度超出他们的想象。
23个声母,24个韵母,这一听就很复杂的样子。
除了少部分古人打起了退堂鼓,大多数古人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听。
视频在继续,画面中,一个漂亮的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23个声母,并指着一个个声母朗读,下面的小孩子则跟着老师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