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和它的邻国日本之间,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即将打响。”
翁同龢:悔不当初啊!我不该因为个人恩怨就罔顾大清国利益于不顾,要不然大清国也不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他因为与李鸿章不和,就以节省财政支出为由,奏请皇上暂于两年内禁止南北洋购买西方的军舰和枪炮。
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奏折,才导致北洋舰队错失更换装备的绝佳时机。
日本在购置西方新型军舰枪炮的同时,北洋舰队却因为没有钱无法更换。
最终甲午战争惨败的结果,让大清国所有臣民呜呼哀哉。
此刻他唯有深深的后悔,要是当初没有那份奏折,大清国的局势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日本一方蓄势待发,大清一方却懵然不觉。”
“1879年起,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开始向英国购买新式铁甲舰。”
“李鸿章接受了驻德国公使李凤苞的大力推荐,选定在德国船厂订造两艘巨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
“排水量七千吨的定远,配有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三百零五毫米后膛炮,威力惊人。”
“1885年十月二十九日,定远升起龙旗,正式成为北洋海军舰队旗舰。”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
“它是中华的第一支近代海军,代表了洋务运动在军事领域的最高成就,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三十年自强成果的集中体现。”
“此时,北洋海军的实力雄厚,号称亚洲第一,远超邻国日本,共有德国造、英国造舰船二十五艘。”
“其中两千吨以上的主力舰,日本海军只有五艘,总吨位不足一点五万吨。
“北洋海军有七艘,总吨位为二点七万吨。”
“有谁能料到,这样一支在历史舞台上华丽登场的海军,连同它看似威力无比的坚船利炮,竟然在短短六年之后便灰飞烟灭。”
“而断送他的并不是海战实力雄厚的欧洲舰队,反而是在海军实力上一直相对落后、奋力追赶于后的东亚邻邦日本。”
“这也使得这场战争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拐点。”
清朝晚期的老百姓听到这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