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起争执,总是选择忍让。
但他的妥协没有换来段祺瑞的尊重,反而对他吆五喝六的。
他再怎么说也是总统,面子还是要的。
可偏偏段祺瑞不给他面子,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呼来唤去的,这让他面子往哪里放。
既然段祺瑞对他不尊重,那他也就没必要继续妥协了。
只是最终有些可惜,手中没有兵力,不得不选择对段祺瑞妥协。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没过多久,段祺瑞偷偷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
“黎元洪出于报复,瞅准时机合理合法的将段祺瑞免职。”
“被黎元洪摆了一道,段祺瑞再次以退为进,跑去天津召集心腹开会。”
“然后宣称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令。”
“如此一来,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和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便正式开战,这一事件史称府院之争。”
“1917年6月,段祺瑞再次通知督军团开整。”
“顿时,督军们纷纷宣布独立。”
“黎元洪一看地方全独立了,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不料张勋这家伙另有打算,进京之后强迫解散国会,拥护溥仪复辟,赶跑了黎元洪。”
“黎元洪开溜之前下了两道命令,一是任命在南京的冯国章以副总统名义代理总统职务,二是再次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待事变平息后,黎元洪宣布辞职。”
“这一来一回,黎元洪和张勋这两个工具人出局,段祺瑞取得府院之争的完胜。”
“冯国章跟着沾光,从南京跑到北京做了代总统。”
刘彻:手上没有兵权,再怎么整也是徒劳的。
权力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兵权,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推翻出局。
就好比段祺瑞和黎元洪两人之间的斗争,黎元洪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兵权,这才轻而易举的被人赶下了台。
或许黎元洪一开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