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厉害,完全可以获得拿下徐州所需要的时间。”
“而谈判的结果比郭嘉预言的还要顺利,袁绍不仅支持曹操攻打吕布,还资助五千兵马运输粮草军械。”
“建安三年十月,吕布在曹操与刘备联军攻击下退守。”
“久攻不下的曹操粮草告急,就有了退兵的想法。”
“郭嘉则立主坚持下去,并说有一条妙计可助破城谋。”
“而这条妙计就是掘开沂水灌淹,吕布迫于无奈而开城投降。”
“建安四年五月,刘备趁郭嘉与荀彧在外巡视工作的时机,向曹操请命,去阻截欲投奔河北的袁术。”
“曹操一时大意,就让刘备带领五万大军前往。”
“郭嘉回来后得知这个消息,立即跑来提醒曹操。”
“说自己本意是软禁刘备,小用而不使其掌重兵即可。”
“丞相不杀刘备,必有深略远虑,不过也不应该放其离去。”
“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被提醒后,曹操恍然大悟,就立即派人去召回刘备,可刘备根本不予理睬。”
“曹操也只能希望自己心腹能维持住徐州的局面,如此刘备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贾诩:丞相一时心软,最终酿成大祸,放跑了刘备。
当初郭嘉想要保下刘备的时候,他也是同意这么做的。
为什么郭嘉不直接让丞相杀死刘备,却提出了一个软禁的建议。
连一个不出名的谋士都能看出来的真相,难道郭嘉这种级别的谋士看不出来吗?
而这也恰恰就是郭嘉的聪明之处,连他都不得不佩服。
郭嘉知道丞相是个爱才之人,对刘备,尤其是其手下的关羽那是爱到了骨子里,杀刘备是肯定不可能的。
其实丞相在向郭嘉提问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只不过想借别人的口给自己找个梯子而已。
所以郭嘉才提出了这样一个丞相比较能接受的中性建议,这样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但他没想到,丞相竟然连软禁也不接受,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估计那时的丞相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这一心软,为自己埋下了天大祸患,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