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
“这一高明的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正统思想束缚。”
“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
“实践证明,姜太公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上,姜太公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
“姜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
“经过再三斟酌,姜太公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
“而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违周礼的新制。”
“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
“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
“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
“在这种农、工、商三者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
“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朱元璋:尊贤尚功思想作为齐文化的精髓之一,为齐国的形成与发展、强盛铺平了道路。
姜太公建立齐国以后,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
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姜太公为此还提出了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
所谓六守,指的是仁、义、忠、信、勇、谋六个方面,这是姜太公选拔人才的标准。
所谓八征,就是姜太公考察人才的八种方法。
即通过交谈问话、辩论、财物诱惑、女色、处理危难艰险、喝酒饮宴等全面了解人才的品德和能力。
所谓六不用,就是姜太公认为有六种人不可任用。
奸佞之徒、诈取名誉的人、假公济私者、互相拆台者、结党营私者、嫉贤妒能者。
姜太公发现了人才使用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