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代皇帝还重视图书事业,大量收集散落民间的古籍,组建文史馆,开展图书管理和研究。”
“尤其作为官办图书馆的崇文院,藏书多达八万多卷,学科覆盖面广泛。”
“对于科技人才和科技发明,北宋统治者是欢迎的。”
“有人进献火药的制作方法,得到皇帝赏赐。”
“有人制造了八车船,得到官府的表扬。”
“科学家沈括业余研究天文历算,朝廷干脆调去做提举司天监,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编纂历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这种激励导向为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毕昇不知不觉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
“公元1006年,宋真宗下御诏,让毕昇协印《国书》。”
“毕昇为赶印《国书》,在汴京八大印坊推广木活字印刷。”
“公元1018年,因气温变化,导致木活字变形,字面高低不平,竟然印坏了《国书》。”
“宋真宗一时龙颜大怒,下旨严办八大印坊坊主。”
“毕昇仗义主动投案,竟被打入大牢。”
王安石:毕昇能够发明出活字印刷术,受到了儿子玩过家家的启发。
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毕昇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字。
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
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
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
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
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连忙询问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
《大藏经》一共五千多卷,一共刻了十三万块板子,花费了十二年。
要是用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几个月就可以完成。
正因为效率如此之高,才让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