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68章 法圣李悝(7/9)
念的事。

    在刑罚中,对百姓私有财产的侵犯称为盗,对百姓的人身伤害称为贼。

    只有让老百姓有安全感,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国家才能稳定繁荣。

    《法经》里对坏人的惩罚,那是相当的严格。

    比如杀人犯,不光要抄家,还要让妻子为奴。

    对于偷盗的人,要砍掉脚。

    私自翻越城墙,如果是一个人就杀头,如果十人以上直接灭族。

    有不法聚众行为超过五日,可以立即诛杀。

    李悝之所以要这么残忍的惩罚这些人,是为了维护魏国的安定。

    当时的魏国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决不能重回春秋时期那种三天两头造反作乱的局面。

    只有国君腰杆子硬了,国内造反势力才不敢造次,老百姓才能安宁。

    一个国君要行王道,首要任务就是惩治盗贼。

    儒法合一是李悝法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李悝做到了。

    李悝通过变法让魏国实力大增,吹响了变法的第一声号角。

    其余诸侯国看到魏国如此迅速崛起,纷纷效仿,法家一时之间成为整个战国的主流。

    “同时,李悝清楚地意识到,魏国地处中原。”

    “疆域不大,人口众多,亟待解决的是老百姓填饱肚子的问题。”

    “毕竟物质充足了,国家才能对外征战,开疆拓土。”

    “但是土地面积就这么大,没有什么新技术新种子。”

    “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让农业发展迅速取得质的飞跃呢?”

    “李悝不是农业专家,也没有从种植技术方面下手,而是盘算起了土地的利用率问题。”

    “李悝算了这样一笔账,魏国一共有九万顷土地。”

    “除去山泽、屋舍之外,还有六万顷农田可供播种。”

    “如果老百姓勤勉耕种的话,亩产可以增加三斗左右。”

    “如果老百姓消极怠工的话,亩产会减少三斗。”

    “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得充分与否,可以产生一百八十万石的差额。”

    “为了把土地所产生的效益发挥到极致,李悝想出了‘尽地力’这一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