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
“在西施的故事里,有三个历史名人,范蠡,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吴越两国关系很差,吴王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就是在和越国打仗的时候战死的。”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阖闾死后,夫差发愤图强,开始为一举扫平越国做准备。”
“公元前494年,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国求和。”
“吴国大仇得报还俘虏了勾践,勾践就遭罪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两国的矛盾更大了,越国这边也开始寻思如何报仇。”
苏轼:我眼中的西施,远走高飞,远离权力之争,才是最快意之事。
在吴国灭亡之后,西施就追随自己当初的爱人,灭亡吴国的第一功臣范蠡。
两人携手归隐,泛舟五湖,过上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应该说,这种结局很美好,也很浪漫。
当年范蠡受命在越国寻访美女,好送去吴国,迷惑吴王。
结果发现了西施,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可是,二人为了越国的复国大计,中止了这段爱情。
西施去了吴国,范蠡继续为勾践效命。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吴国终于灭亡了。
范蠡了解越王勾践的性格,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
同时,范蠡心中也深深眷恋着心上人西施。
于是在吴宫被攻破时,带走西施,从此消失不见。
这种浪漫的结局,是他所喜欢的,也是他所渴望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本来就美,而有了西施,西湖就更美了。
他喜欢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并且总是在宣扬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归隐的美好结局。
之所以如此,这和他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有一定关联。
他少年成名,不到二十岁就名满天下。
之后考中科举,年纪轻轻就走上仕途。
但是在四十来岁时,遭遇了人生一次重大挫折,那就是乌台诗案。
一些新党人士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