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54章 诗囚孟郊(5/8)
 加上他生性孤僻,很少与人来往,所以青年时代一直隐居于河南的嵩山。

    就这样,一直到他三十岁的时候,才离开中原到江南游历。

    很快又是十年,孟郊已经四十一岁了。

    这时候,他才想起来要考取个功名,说实话他真是有点后知后觉。

    孟郊五年内考了三次进士,都是母亲的劝说他才来的,第三次如愿进士登第。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韩愈,被其推崇,从此他的诗名声大振。

    到五十一岁的时候,他又奉母命到洛阳参加选才授官,被选为溧阳县尉。

    等他赴任的时候,已经五十二岁了。

    赴任前,韩愈写了一封信给他。

    去做县尉是与你的愿望相违背的,因此你也就不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

    果然,孟郊去了就喜欢旅游作诗,导致政务荒废。

    他的上司县令大人只好另外请来了人代他处理县尉的事,俸禄还被分走了一半,生活过得穷困潦倒。

    又过了三年,他辞去县尉一职。

    孟郊被任命为水陆运从事,从此定居洛阳,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孟郊是一个比较洒脱的人,并不沉醉于仕途。

    就算他做了官,也是不务正业,只会游玩写诗度日。

    从他考进士,再到选才授官,都是听从母亲的话。

    体现了孟郊对母亲的孝顺,即便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会按照母亲的意愿去办。

    其中最出名的《游子吟》就是他对母爱的歌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孟郊在溧阳当县尉生活稳定后,将母亲接来同住的信中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

    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之前,一针一针密密麻麻地缝着,不敢有半点的马虎。

    怕的时候儿子回来的晚,衣服会出现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一样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们的深厚恩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