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又一个春秋,活成了边塞最壮美的风景!
诗人开篇说秦中花鸟已应阑,这里的秦中现在指陕西中部平原,应该是指西北边陲!
这里的阑是结束的意思,那么在西北边陲什么结束了呢?
是鸟没了吗?还是花没了吗?
都不是,是春天快结束了。
诗人没有用春词,而是用花和鸟来代指春天快结束了,其实是另有深意!
在世人眼中,春暖花开,呢喃燕子,是一年之中最怡人的时节,而边陲地区是这样吗?
诗人下一句告诉我们答案,塞外风沙犹自寒没错。
在塞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里即使是暮春,依然风沙满天,极其寒冷。
这样恶劣的天气,会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诗人上一句用花鸟来代指春天,便显得更加悲凉了,因为极寒的天气是不会有花和鸟的。
反而让我们联想到了故乡的花和鸟,故乡的春天该多美啊!
故乡之景与眼前的苦寒对比,更加勾起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这里诗人还用一个犹字,这个字真是妙不可言。
犹就是还的意思,说明边塞的冬日漫长且寒冷。
边陲战士在这里,为大唐守卫边关,忍受苦寒,可谓劳苦功高!
既然功劳那么大,是否有嘉奖令呢?显然是没有的!
不然战士应该都忙着建功立业,又如何会思乡呢?
在这种悲凉的背景下,到了夜晚,有人吹起胡笳。
而此人所奏的音乐,正是《折杨柳》,这是一首离人的曲子。
唐人离别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仪式,喜欢互送杨柳枝。
柳与留同音,代表不舍之情,所以送别曲也爱用杨柳抒发离别之感!
此人的曲子吹得太悲凉了,这声声入耳之音,让多少思乡的战士睡不着啊!
又有多少坚强的战士,在夜里哭湿了被褥!
诗人说教人意气忆长安这里的意气指情意,如何不教人想起繁华的长安呢!我们的故乡!
“王翰是一个自负的人,在京城风头正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