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89章 一代诗宗杨万里(4/7)
是徽宗时始设的一个职位,监管茶、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情况。”

    “杨万里在常州留下很好的政声,他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人民对他无限留恋。”

    “淳熙八年,杨万里改任提点刑狱公事的职务,掌管一路司法、刑狱的官职。”

    “期间曾巡行各地,杨万里对所过之处的民歌特别感兴趣,认真玩味。”

    “同年冬,沈师的农民起义军逐渐壮大,从福建进入广东梅州一带。”

    “杨万里立即召集诸郡兵亲自带领前去镇压,年底就把起义军全部镇压下去了。”

    “淳熙九年,继母丧,为母守丧。”

    “服丧期间,杨万里作诗很少,因与继母感情很深,沉浸悲痛之中。”

    “淳熙十二年,杨万里迁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

    “左丞相王淮问他,觉得当下最急的事是什么。”

    “杨万里答道,人才问题是当务之急。”

    “并呈上《荐士录》,举荐朱熹等60人,都是正直且有才华之人。”

    “鉴于杨万里的才学和正直品格,八月,孝宗亲自提拔他为太子侍读。”

    “杨万里在为太子评述历代史事,曾写下《东宫劝读录》,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于谦:杨万里行走在家乡湴塘村里的荷塘边,感受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景。

    却看到一只小蜻蜓戏水后悬停在刚刚冒芽的荷尖上,灵感倏忽而至。

    这和杨万里性格中那份孩童般的新奇与纯真,和娴熟的诗词创作是分不开的。

    这样的观察力可谓细致入微,这首诗也成为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派,风格独特,清新自然,给人一种曲尽其妙的感觉。

    由于作诗甚多,又被称为一代诗宗。

    他年幼随父亲四处游学、使得他见识广。

    廿四岁才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廿七岁进士及第,继而步入仕途。

    一直到宋光宗绍熙三年辞官回家,经历近40年仕宦生活。

    简单一点来概括,他成名不易,出身不高。

    但很有骨气,一直主张抗金,辞官也是因为这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