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他年仅16岁的二儿子杜并,性格多少也遗传了父亲,冲动之下便当面行刺了周季重。
周季重当场死亡,杜并也被周的手下杀害。
也是因为杜并之死惊动了朝廷,重新查明了事情真相,将杜审言释放出狱,回到了洛阳,并得以平反昭雪。
和他的狂放性格不同,杜审言的诗歌却工整精密、严肃澄明,在初唐诗坛高华雄整,为时辈称赞。
在被贬出京之时,陈子昂等45位朝中和诗坛好友前往相送,足可见其影响力。
杜审言曾在江苏的江阴任职,与陆丞是同郡邻县的僚友。
或许是诗文相交,陆丞在早春时分郊游远望,写了一首诗寄给杜审言。
杜审言和陆丞都是宦游之人,在万物更新的春日,感触自然更深。
两人做官的地方在江苏常州,离大海和长江都很近。
所以诗人将破晓时的曙光称为海曙,将悄然来临的春天称为江春。
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日光下浮萍颜色转深,绿得生机勃勃。
这四句写的都是早春游望所看到的景象,从海边云霞到眼前的黄莺浮萍,视线由远而近,写尽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独特春光。
但就杜审言的评价而言,原诗古朴高华,且感情深挚,能让读者忍不住流下泪来,沾湿巾帕。
表面上是陆丞的诗触到了诗人的思乡之痛,实际上诗人本就思乡情切,所以那么容易被触动。
从结构上来说,尾句既表达了归思,又点明明了和诗之意,令整首诗变得圆整贯通、精彩绝伦。
这首诗完全合乎律诗的声调,韵脚分明,平仄和谐,音韵协调。
被称为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八句诗字字锤炼、历历如画,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拟人。
更为出彩的是诗人精巧的对仗,尤其是颈联与颔联。
在他的笔下,这样工整精妙的对仗不在少数。
杜甫的律诗亦是极擅对仗,或许也是自幼学诗时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