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10章 横渠先生张载(6/8)
衷于求道的,也就忽略了经营仕途。”

    “所以张载所到之处,必访人才,有可语之人,必定叮咛教诲,唯恐其成就来迟。”

    “但仁宗过了又英宗,英宗过了又神宗。”

    “一直到熙宁二年,在吕公著的举荐下,张载才进了朝。”

    “然后,他就遇见了王安石。”

    “然后,终究和新法不合的他,终究又退出了汴梁。”

    “然后,在横渠上继续悟道,继续讲学,继续穷神化。”

    “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在熙宁十年春天时,写完了《正蒙》的他,再次被召入汴梁,知太常礼院。”

    “冬天里,他生了病,然后,移疾西归。”

    “这一次路过洛阳时,他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二程。”

    “此时,距离他们汴梁相逢谈《周易》,已经过去了21年。”

    “已知天命的他告诉程颢和程颐,他虽然已病不起,但尚可到长安。”

    “而行到临潼时,一天夜里,他沐浴更衣而睡。”

    “当第二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人们见到的他,已经变成了骊山下的一阵西风。”

    “第二日,长安的门人都奔丧到临潼,哀痛之余。”

    “他们解囊相助,然后张载得以入殓。”

    “张载一直认为,仁政不能实施,必在于贫富不均。”

    “因此,老了以后,他准备和门人共同买一片方田。”

    “然后分成数井,划分给周围困难的人们,让他们都有安定的生活。”

    “如果成功,就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而这,就是他理想中的先王遗法,井田!”

    辛弃疾:张载出生在士大夫阶层的家庭,祖父和父亲均在朝中任职,祖父张复在宋真宗时任给事中等职。

    父亲张迪,在宋仁宗时官至中丞、涪州知州,赠尚书都官郎中。

    张迪在涪州任上病故此时,张载与弟张戬均尚年幼,无力返回故里。

    因此,全家人便侨居在凤翔横渠镇南大振谷口,所以学者称其为横渠先生。

    张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