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博弈中,秦昭襄王自然站在了范雎一侧。
“赵、韩两国对此大为恐惧,于是派辨士苏代携重金游说秦相范雎。”
“因韩、魏两国军队各怀异心,都不愿先和秦军作战。”
另外,当时如日中天的白起,在秦国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已经重要到几乎无可替代的地步。
秦王已经妥协了,要的就是白起去提振前线的秦军士气。
“秦昭王十六年,白起攻占魏国垣地。”
“赵国经过商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赵胜前去接收上党,并以廉颇为将驻守重兵于长平,以待秦军。”
“此后几年,秦国又连续对韩、魏两国发起攻击。”
最终,秦昭王以病重无法带兵的理由,将白起从武安君降为普通百姓。
范睢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秦昭襄王,秦昭王的意志可以通过范睢完全的施展。
“秦军从赵地撤兵后,赵王却采取大臣虞卿的建议,将约定要割让给秦国的六城献给了齐国。”
“主帅被杀又无粮草,四十万余赵军不得不向白起缴械投降。”
“此后魏国转而结交赵国,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奉命攻赵国,夺取狼光城,斩首两万余人。”
秦国当时的新生代将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白起。
“同时,秦国将目光转向南方的楚国,司马错从陇西出发攻占了楚国的黔中。”
而后在伊阙之战中,白起以十万秦军,以少胜多一举击溃24万韩魏联军。
然而在秦昭襄王看来,即使整个秦国也不如自己面子重要。
为了自己忠心守护的秦国不遭受巨大损失陷入灭国的危险之中。
“同时又与楚国修好、结盟魏国、拉拢韩、燕两国,以六国之力共抗秦国。”
白起拒绝带兵出征,也是为了那些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士兵不至白白送命。
白起这个时候对于秦国如果不出战的话,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次年,白起又攻陷楚国都城郢,并一路东进至竟陵、南攻至洞庭湖边。”
对此白起坚决反对,白起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秦军已疲惫不堪,已无力再战。
秦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