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之将鲁爽首级送到刘义宣军中,极大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
“就在当年的六月,刘义宣、臧质兵败于梁山洲,相继被杀。声势浩大的刘义宣叛乱至此彻底平定。”
“刘骏论功行赏,加授沈庆之为开府仪同三司。”
“沈庆之上疏力辞,又被改封为始兴郡公。””
“孝建二年,沈庆之以年满七十为由,上表请求致仕。”
“刘骏改授沈庆之为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但沈庆之不肯接受任命,前后数十次上表推辞,都被刘骏拒绝。”
“不久,沈庆之自广陵入朝,向刘骏当面请辞。”
“他援引张良退隐的例子,再三要求致仕,情绪激动时更是涕泪横流。”
“刘骏无奈,只得免去沈庆之的所有官职,以郡公的身份还居私第。”
“大明元年,刘骏又打算起复沈庆之,但仍被沈庆之所拒绝。”
“大明三年四月,竟陵王刘诞在广陵叛乱。”
“刘骏忙起复沈庆之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徐兖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让他率军赴江北平叛。”
“刘诞听闻沈庆之北上,因门客沈道愍与沈庆之同宗,便让沈道愍去劝降沈庆之,并赠沈庆之玉环刀一口。”
“沈庆之却将沈道愍赶回,并历数刘诞的罪行。”
“他继续向广陵进发,很快便抵达广陵城下。”
李清照:沈庆之担心刘诞叛投北魏,便将军队驻扎在广陵十八里外的白土,以切断其北逃之路。
当时,兖州刺史沈僧明遣军助战。
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也相继率部赶至,将广陵城重重包围。
刘诞见朝廷大军云集,果然率步骑数百人弃城北逃。
但部众刚刚行出十余里便不愿再走,沈庆之部将武念也率部追至。
刘诞只得退回广陵,继续坚守城池。
刘骏为了尽快平叛,又将右卫将军垣护之、左军将军崔道固、屯骑校尉庞番虬、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由宋魏前线调至广陵,皆受沈庆之节度。
沈庆之随即进逼广陵,驻于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