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元二年,汉昭帝即位。”
“辅政的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桀都与李陵交情不错,于是派李陵老友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招李陵回汉朝。”
“李陵因为怕归汉后再次受辱拒绝回朝。元平元年,在匈奴二十多年的李陵病死。”
李隆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原来的身份本来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官吏,接受宫刑了以后,
他成了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了,这个对于司马迁来讲打击太大,因为他的身份变了。
首先,成了一个男人的另类,他不是男人。
第二,他成了一个士大夫的另类,他不可能被士大夫的阶层所接受。
第三,他成了一个文化人的另类,也就是说司马迁本来是个文化人,是一个士大夫,是一个读书人。
但是,他原来所归属的群体把他开除了,不承认他是男人,不承认他是文化人,不承认他是士大夫。
第二点,终生羞辱。
司马迁在谈到自己接受宫刑痛苦的时候,说过几句非常沉痛的话。
他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你做的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的祖宗。
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你被人指责的最大的过失,莫过于你接受了宫刑。
所以司马迁后来谈到,他在一篇很有名的书信,叫做《报任安书》,也叫做《报任少卿书》,在这个书信中间谈到他接受宫刑以后的那个痛苦。
他说是“肠一日而九回”,说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坐到家里头,就精神恍惚,出去以后,不知道往哪里去。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一想起接受宫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马上就渗出来,把他的衣服,后背的衣服全部给浸湿了。
所以他觉得接受宫刑以后,这个耻辱和他的生命是相伴的。所以司马迁感到这个耻辱是太大了。
第三点,才命相违。
司马迁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是李陵之祸的这个命运,让他的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