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七年,姜维出生于凉州天水郡冀县,自幼丧父并跟随母亲生活,
日常博览群书,酷爱孙武和郑氏的学说,性仁义且有胆识,才能和智慧过人,心存汉室,志图统一中原。
姜维最初担任天水郡的上计掾,后被征召为凉州从事。
因其父姜冏在平定羌戎叛乱时阵亡,姜维而被赐与中郎将一职,并参与天水郡的军事要务。
蜀汉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率军向祁山进发,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外出公干,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跟随太守出行。
马遵听闻蜀军将要进攻天水而各个州县都来响应,怀疑姜维等都有二心,于是他趁夜逃亡至上邽城。
姜维等人发觉太守已经离开,意图追上但为时已晚,上邽城紧闭城门并不接纳姜维等人。
“姜维等人想要返回冀县也遭到拒绝,于是姜维等人都前往投奔诸葛亮。”
“同年适逢马谡在街亭战败,而诸葛亮也率领姜维和西县千余家百姓班师,因此姜维和其母亲分开,后其母致信姜维回到冀县,但姜维以志趣远大为由相拒。”
“诸葛亮赞扬姜维的胆识和智慧,并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掌管军事要务,时年姜维二十七岁。”
“后诸葛亮致信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称赞姜维的同时还要求使其训练军中五六千虎步兵,并使其进宫觐见皇帝。之后姜维担任中监军、征西将军。”
“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困之际命令长史杨仪和司马费祎等人在自己去世后退兵,并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排在后面。”
“同年诸葛亮病逝,长史杨仪率军后退,而当地百姓将此事告知司马懿。”
“司马懿派兵追赶,姜维命令杨仪将军旗反举并鸣鼓进军,司马懿不能抵挡而率军撤退。”
“姜维回到成都后,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路军队,进封平襄侯。”
“蜀汉延熙元年,姜维跟随大将军蒋琬驻守汉中,蒋琬升任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并使其多次率偏师攻打魏国,后率偏军从汉中出发前赴驻守涪城。”
“蜀汉延熙六年,姜维担任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