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感慨,若是本朝将领也能如此,军心岂不更坚?
请您收藏69书吧!
想到自家时代那些骄横跋扈的将军,不免心生感触。
“要是我朝也有这样的将军就好了。”
“可惜啊,这样的统帅不常有。”
看到陈赓对军事理论的重视,更是令人惊叹。
古往今来,能将实战经验如此系统地总结传授的将领着实不多。
这般育人之道,当真值得效仿。
望着天幕中的情景,众人心中既有艳羡,又有遗憾。
……
大隋位面。
“这般不摆官架子,处处为士卒着想的将军,在我朝倒是少见。”
杨坚注视着天幕中的画面。
“苏威,你觉得如何?”
“陛下明鉴。此人虽位居高位,却能降尊纡贵,深入基层。不似我朝某些将领,位至高位便目中无人。”
“此言差矣。”
高颎插话道:“末将倒觉得此人最难得的是既重文韬又重武略。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著书立说,培养后人。”
杨坚捻须沉思:“高卿说得有理。”
“朕统一天下后,就觉得治国之道不能光靠武力。这位将军能文能武,还知道重视教化,确实难得。”
“陛下所言极是。他编写的军事教材,重实践、重实效,不似那些空谈理论之人。”
苏威赞同道。
“治国安邦,不也该如此?高高在上只会脱离民心。”
……
北宋位面。
宋徽宗赵佶与蔡京望着天幕的景象,神情逐渐从最初的惊讶转为深思。
赵佶心中泛起阵阵波澜,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重文轻武的过失。
“这般将领,朕倒是从未见过。”
蔡京面色略显不自然,毕竟这样的将军若是出现在大宋,必然会动摇他苦心经营的权力根基。
但他表面上依然要应和圣意。
“陛下说的是。寻常将帅,哪有如此亲近士卒的?”
赵佶的心思却早已飘远。
他想起自己府库中收藏的各种珍奇,那些精致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