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是隔壁村儿的二柱子?”
“老二,你还活着?”
“大哥?你真的是我大哥吗?你还活着……”
“……”
一时间,码头上变得热闹起来。
失联多年,今日有战友相认,有发小相认,有亲人相认,还有老同学相认……
迟迟等不到有亲人朋友叫自己的其他同胞,一个个既羡慕又伤怀。
天灾十二年了,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否还在世?
有人拿着几颗果干走了过来,无比热情:“兄弟们,上个月听说在喜玛拉雅幸存地有咱们的同胞,就是你们吧?
活着就好,眼下到家了,大家可以放心了。
一会儿进入基地好好睡一觉,好好休息几天……”
越来越多的京都军人走过来,纷纷把兜里的好东西掏出来。
这些果干、馒头片,他们平时都舍不得吃。
看见这些流浪了十年才回家的同胞,不禁想到过去的自己,不禁想到音信全无的亲人朋友。
一起登上码头的巴铁,激动过后,纷纷觉得尴尬。
好像……没人搭理他们。
但是,几秒之后就有人注意到了他们。
有人很是惊讶:“巴铁兄弟?”
内心不安的胡拉什尼,赶紧接话:“是的,兄弟你好。”
那名军人眼前一亮:“哇哦,你的普遍话说得真好,一点不像外国人……”
他转头,朝站在旁边围观的战友大喊:“大家快来呀,这是我们的巴铁兄弟,普通话说得贼溜,沟通无障碍。”
早就发现了巴铁,担心语言无法沟通才迟迟不上前打招呼的京都军人,一瞬间就围了过来。
“兄弟,我们基地就有几名巴铁兄弟,还是我们兵工厂车间的技术骨干……”
胡拉什尼五十人一听,悬着一颗心终于落下。
华夏的京都基地,竟然有他们的同胞存在?
看来,华夏基础并不排斥外籍幸存者。
兵工厂的车间技术骨干?
应该有一点话语权。
希望那几位同胞兄弟,能帮他们说几句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