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远,在福州城中打听王文龙,这些干苦力的人家不一定认识。
却没想到他一提了王建阳的名字那两个抬滑竿的脚夫就起了兴致。
他身后的脚夫直接笑道:“王老爷?那可是一位好人呢。”
身前脚夫指指自己背着的福食兜:“咱们出来做工,中午就是吃的王老爷引种的马铃薯,去年福建旱灾,要没有王老爷的瓜菜代之法只怕要饿死好多人。”
徐光启看着那兜中的煮马铃薯一番询问之后才明白,颇为惊讶王文龙在福州居然如此受百姓爱戴,甚至被百姓称作“王仙公”。
他正和两个脚夫说话,这时又听旁边一个背着书匣的书客叫卖道:“王建阳算术快法、《声律启蒙》,油印新书有售了!”
徐光启更是来了兴趣,直接招手说道:“王建阳的书怎么卖?”
脚夫见他要买东西干脆落轿歇气。
那书客跑过来打开书匣,指着三本薄薄的《声律启蒙》《对数计算》《欧体楷书九十二法》小册子说道:“新出快印小本,一本四十文,不二价。”
徐光启心中惊道:居然如此便宜!
虽然这三本书都只是小册子的薄厚程度,但毕竟也是有装帧的真正书籍,并不是简单的传单之类,如果放在南京或松江至少得要价八十文。
他直接掏出一串小钱:“南京小串收不收?”
这年代不同地区的铜钱比价不一,甚至一串钱的数量也不确定,比如南京的一串小钱当做一百文使用其实只有九十七枚,到了福建有的地方把九十文钱当做一串。
铜钱也是一般等价物,同样遵循供求关系,一个地方铜钱越多,铜钱的价格就越低,一串钱就越接近一百文,若是到了偏远地区铜钱供不应求,那么这年代一串钱仅仅八十多甚至七十几文的情况都是有的。
再加上不同地区的铜钱优劣也不同,价格还要有变动,掺入大量劣质金属摔在地上一下两半的沙壳广片和足厚足铜的厚钱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所以这年代跨区域做生意,除非是大宗生意能使用银两,否则光是收钱一项就十分复杂。
那书商接过徐光启的铜钱串子检查了一番,道:“这钱厚,用得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