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给王文龙解惑了,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想打听《封神演义》的作者的下落,但是除了许仲琳这个名字,王文龙别无线索。
而许仲琳在苏州文坛里虽然有些名气但是也不是冯梦龙这种高光人物,王文龙到吴山社时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过《封神演义》这本小说,却不知道许仲琳的下落。
事实上,在后世虽然《封神演义》大火,但是很长时间内连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都有不晓得争论。
还是有人在日本馆藏最早的明刻本《封神演义》之上找到了许仲琳的名字,又在文人笔记之中找寻到许仲琳的一些相关信息后,这才拼凑出许仲琳的生平。
说白了许仲琳就是此时一个昙花一现的畅销作家,一直想着写第二本书再获成功,但是在王文龙前世的历史到死也没有把第二本小说给写出来。
王文龙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人才,拼命挽留,许仲琳也点头答应。
王文龙突然觉得极其有趣,也不知道这时空许仲琳来到《旬报》命运能否有所改变?
但不说许仲琳的命运能否改变,就说许仲琳会从漳州一路找来福州就知道《连城诀》对此时读者的冲击力有多大?
这时的武侠小说连打擂桥段都还没有弄出来,公案武侠的出现更是遥遥无期,以上作品全部归于旧派武侠。
而《连城诀》却是新派武侠宗师金庸的作品。
新派武侠和旧派武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代入感。
新派武侠一切内容都主打三个主题:寻宝学艺、恩怨情仇、家国大义。
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明白:
寻宝学艺:主角得到绝世武功;恩怨情仇:主角被人歧视、主角因为实力弱小爱人被夺走;家国情怀:主角目睹国破家亡、铁蹄南下——这时主角突然施展神技,改变命运。
读者代入感比起看正邪对抗自然又要强上不少。
这三个主题百试不爽,一直到后世的网络小说还在这三个题材上打转转。
这年代的读者哪里看过这种直接让人代入其中的小说,当王文龙写出主角狄云和小师妹之间纯纯的爱情时此时读者就已经震惊,再看到狄云被诬陷入狱,他和小师妹被拆散,读者的代入感已经强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