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898章 辽东 玉米和马铃薯(1/4)
    熊廷弼今年才在王文龙建议之下与辽东引入玉米和马铃薯,他在辽东的工作繁忙,对于这两种作物的播种情况也没有太过关心。

    他耳听得都是这两种作物的好消息,接着就是这两种作物的耕种面积却还不是很广,这时听那庄头说没什么人种,也是心生疑惑:

    “既然是好庄稼,为何不种它?”

    庄头老实回答:“一是本地的农民都种惯了麦子、小米与高粱,不晓得种这玉米和马铃薯,不知道耕种窍门,也不知产量,如何敢种?”

    “第二则是,就算想种,这两种作物也与传统耕作方法抢了农时。只能在种了小麦和高粱之后,再去种玉米和马铃薯。”

    那庄头一番解释,众人才明白,北方的土地虽然不能做到一年二三熟,但是为了提高农地产量,此时的辽东种地也是实行套种制的。

    就拿广宁卫的土地来说,每年冬天给土地施肥,春二月先种一波作为染料的大蓝草,四月份再套种一波小蓝草,五月收获了蓝草之后在土地上种小米,等待到九十月份入秋,然后再种冬小麦。

    一年便是大小蓝草、小米、小麦三批作物的种植。

    蓝草的叶子可以作为染料,根茎可以制成药材板蓝根,在此时是硬通货,而且单体价值极高。

    这种套种方式早已成熟,广宁的百姓根本没有时间去种玉米和马铃薯。

    更重要的是,辽东百姓种植蓝草所得的利润比起种粮食要高得多,让他们用同样的土地去种玉米和马铃薯,会耽误三批作物轮种的时间,而且单位面积土地所带来的利润要薄的多。

    听了庄客一番解释,祖天定感叹道:“种地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多了。”

    熊廷弼也是无奈道:“虽好作物,但可惜与农俗不合。”

    王文龙想了想却道:“我看这还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穷人知道马铃薯和玉米”

    祖天定疑惑道:“建阳先生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

    王文龙解释道:“就像祖佥事的庄头所说,这种一连三轮作的种植利润极高,但是从冬天开始每一步的田间管理都要小心翼翼,还要使用大量肥料,这样的成本并非小农之家可以负担。”

    王文龙知道,辽东此时所实行高效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