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923章 图书馆制度的建立(3/4)
中,为了使投资图书馆的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却倾向于收集平价的书籍:

    如果一套书分成精装和平装,按照王文龙的规则,必然是优先采购平装书。

    至于为借书所准备的规矩,就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需要花钱办理借书证;借贵重书籍要先付押金;借书的时间不能超过七天,超过时间将收取费用;图书馆的藏书书需要在扉页、骑缝等位置统一盖章,避免有人私换或者裁页等等。

    这些都是此时藏书家从未见过,让他们耳目一新的手段。

    徐兴公读完王文龙编出的规则草稿,只觉得大受启发。

    他家的藏书思想乃是“传布为藏”,欢迎读书人到他这里来借书。

    但为了防止书籍损坏,徐兴公要求读书人看书之时,不能把书带出他的藏书楼。

    有时穷酸文人到他家看书、抄书,徐兴公还得招待人家吃喝住宿。

    借个书借的徐家人忙碌不已,每个月都要为此付出好多成本,徐兴公都感觉难以支撑。

    徐兴公不想卖书,却也不想阻止别人借书,一直为此苦恼。

    看见王文龙的图书馆章程,他只觉得大受启发。

    “若照建阳这法子来做,不光不需要阻止对外借书,还能够贴补家用。”

    “这法子真是太好了!”

    图书馆学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图书馆买书、借书、运营需要大量成本。

    就像公立医院、学校、孤儿院等事业单位一样一样,虽然是出于为百姓服务的目的,但也必须要考虑运营资金。

    像徐兴公这样贴钱买书、贴钱借书给人。

    哪怕徐家再有钱也支撑不下去。

    王文龙经营图书馆的理念,符合了图书馆学最基础的要求,对于这些藏书家,自然带来划时代的启发。

    徐兴公越想越兴奋,也决定为求实书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在买书之上颇有心得,主动写信表示自己可以承担福建书籍的采买工作。

    他有门路可以获得大批量的廉价书籍。

    南京焦竑、天一阁范家等等藏书大家看到王文龙写出的图书馆章程也是类似的反应。

    他们纷纷感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