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港台地区引发的热烈反响被媒体转载回内地,助长了小说在内地本就火热的舆论影响力。
发表两个多月后,《人间正道是沧桑》成功在两岸三地引起了轰动,
转眼元旦已过,林朝阳启程前往日本东京。
今年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研究会每年都会在元旦过后举行大会,近藤直子早在10月份就联系了林朝阳,希望他能够出席今年的大会。
飞机落地东京羽田机场,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带了几个研究会的元老站在通道口接机,还特地准备了鲜花,场面热烈。
近藤直子等人接机开的是一辆考斯特,上了车后路上闲聊,藤并省三提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
河出书房在带回了这部小说的手稿后,便筹备小说的翻译,他们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藤并省三,他最近止在研读这部小说。
「林桑的新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浩浩荡荡八十余万字,不仅是一部书写历史的史诗之作,更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上一次阅读您的作品有这种感受,还是在《闯关东》的时候。
甚至我认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艺术魅力还要强于《闯关东》,您的这部小说看似写的是家国巨变,民族兴旺,实则隐藏了一个更深的命题,所有人物的命运最终指向了一个哈布瓦赫式的集体记忆难题。
当一切成为过去,万事沧海桑田,所有主义、理想的圣殿终将坍塌,唯有人类本能的生存意志在废墟上生生不息。
这是对20世纪中国的悲怆祭奠,也是为所有被时代所碾碎的个体灵魂所竖起的一座纪念碑。」
藤并省三急切的阐述着他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理解,这其中既有对小说本身的喜爱,也是因为难得见到林朝阳一面,迫不及待的想跟他这个作者交流想法。
他对小说的评价很高,但又与林朝阳在国内所听到的声音很不一样,因而林朝阳颇有兴致的与他聊了一阵,藤并省三又请教了一些他对小说中的内容感到困惑的地方。
《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中国近代史采用了白描的方式进行书写,多数人物都确有其原型。
小说中所涉及到的近代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