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诉讼。
官司拖到2005年,华芯已经疲于应付,选择了与夷积电和解,变相承认了‘不当使用夷积电商业机密’,并赔偿175亿美金。在和解协议上,夷积电的法务团队大显神威,设置了一个‘第三方托管账户’,华芯必须将所有技术存到这個账户里,供夷积电‘自由检查’,从根本上限制了华芯国际的发展。
但事情根本没有完,一年半后的2006年,在华芯国际准备融资的前夜,夷积电再次出手,指责华芯国际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使用夷积电技术,违反和解协议。对此华芯反应强烈,坚决否认自己侵权,并准备了大量证明自己无辜的证据。由于夷积电还是在阿美莉卡加州发起起诉,章汝京选择了在燕京高院反诉夷积电。
这一安排非常高明,并出乎夷积电的预料。由于华国本土的审理时间早于加州法院,如果夷积电选择积极应诉,那么就必须晒出自己掌握的证据,这样就给了华芯在加州法院那头应对和反驳这些证据的时间。华芯的律师对此信心满满,认为在‘主场作战’,虽然不一定能赢,但最起码能获得些许腾挪的空间和时间。
但可惜的是,2009年6月,bj高院驳回了华芯的全部诉讼请求,官司根本没有进入到审理环节。3个月后,加州法院开庭,夷积电再次胜诉,华芯国际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在175亿美金的基础上,再赔2亿美金,外加10的股份。事后,夷洲岛媒体得意地称:‘我们从此控制了华国本土芯片业的半壁江山!’
在接到律师通知的那一刻,章汝京在电话前放声痛哭,第三天,他便引咎辞职,离开了为之奋斗了9年的华芯国际。
客观地说,华芯国际在创建过程中的确侵犯了夷积电的知识产权,章汝京事后自己也承认:‘我们做错了。’但华芯为之付出的代价,却过于惨痛:赔款让公司元气大伤,基本失去了投资和扩张的能力,管理层也时常陷入内耗。2009年,灵魂人物章汝京离开后,华芯国际与夷积电在制程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一情况一直到2016年才有所改变,而这时夷积电早已绝尘而去,差距越拉越大。
90纳米时代,华芯落后夷积电仅1年,65纳米落后两年,40纳米落后三年,28纳米整整落后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