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380老家来信
唐植桐呼呼大睡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写日记。
现在还没有“正经人谁写日记”的梗,实际情况确实是很多识文断字的人都喜欢写日记,尤其是小王同学这类能吃饱,还不累的青年。
由于唐植桐不在家,小王同学在日记里写的都是些不方便与外人说的心里话。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今天王静文去椿树胡同说起。
今天是星期天,王静文打算回娘家看看。
到了妇联宿舍门口,高大爷把王静文叫住:“小王,有你家一封信,好像是老家来的,你带给叶主任吧。”
“好嘞,谢谢高大爷。”王静文接过信,跟高大爷道了谢才转身上楼。
王静文不用看信也知道,这是父亲老家的来信,因为母亲这边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全都消失在了花园口那场大水里……
自从十年前进城以后,随着全国情况的逐步安定,通信也逐步恢复,王父重新与老家那边取得了联系。
王父尚有老娘在世,为尽孝道,曾派人接到四九城住过一段时间。
无论出发点是道义还是公理良俗,王父去世的事情,都有必要通知王父老家的亲人,于是叶志娟拍了加急电报。
于是,王父每个月给老家寄的金额成了三十万。
老家方面并没有来人,只是回了一封电报,内容也比较简单,表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不过来了,打算在老家给王父立座衣冠冢。
对此,叶志娟从来没有阻止过,更没有阴阳怪气的刺挠,甚至主动从自己单位帮丈夫筹措寄回老家的费用。
王父没有同意,老太太很生气,为了安抚老娘,王父每月往老家寄的金额变成了四十万。
但在老家给王父立衣冠冢的事情,叶志娟忙着王父的追悼会等事宜,并未及时做出回应。
在王静文的印象里,那时候家里是吃供给的并没有钱,为了筹措寄回老家的钱,父亲甚至到有关部门去说情。
后来,王父授了衔,供给制也改成了工资制,两口子的工资已经能完全覆盖住一家老小的开支及往老家寄的那部分。
就这么过了大概有一年多,老太太带着一儿一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