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42意外来信(3/6)
出租骆驼,跟几十年后的出租车似的。

    唐植桐小时候见过骆驼,背上驮着筐,鼻子上串着皮绳子,有额外的绳子将多头骆驼穿成一溜,煤贩子走在最前面领着,最后的一头骆驼挂着驼铃。

    驼铃是老百姓的叫法,养骆驼的称其为“报安铃”。

    驼铃会随着骆驼迈步不紧不慢的响,由于是铜质的,声音很清脆,能传出老远。

    只要驼铃一直响,商贩一般不会回头,只有驼铃不响了,才会驻足往后瞅瞅咋回事。

    骆驼能驮重物,但天生怕热,所以春夏之交会被赶到张家口以北避暑,也叫“歇夏”。

    只有到了秋天,四九城的孩子们才会再次看到骆驼。

    骆驼吃苦耐劳,性子慢,好欺负,也正是如此,老舍写的那本书才会以“骆驼”给祥子冠名。

    骆驼一旦趴下起身也慢,不少调皮的小孩就凑上前逗趴着的骆驼玩,骆驼被惹急了则会朝小孩吐口水,那味道,啧啧啧。

    这时候小孩子往往会说一句四九城特有的歇后语:门头沟的骆驼——倒煤(霉),然后哈哈而去。

    驼铃叮当,串起了唐植桐的童年时光。

    其实,这不是仅仅是唐植桐,而是40年之前出生的四九城人的童年。

    后来,驼铃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轨电车的车铃,每逢到站,或提示路人注意避让时都会“当当”响,所以老百姓称其为“铛铛车”。

    由于交通发展的需要,前些日子,内城最后一辆有轨电车也停运了,铛铛车自此便从四九城的历史舞台谢幕而去。

    话说回骆驼肉,骆驼作为运输工具,难免损耗,什么老弱病残,总逃不过被屠宰的命运。

    据说有有些养驼人不舍,临卖骆驼的时候,还会嚎上一嗓子:“心疼死喽,我的小儿骆驼喂…”

    每每此时,唐植桐都会想起白事上,那些哭丧的大妈,腔调一样一样的。

    骆驼肉口感略显粗糙,价格比牛羊肉低,牛街那边吃的多一些。

    驼峰作为八珍之一,肯定走不上普通百姓的餐桌,但其他部位时没有问题的。

    花市这边有不少贵教人士,当年也有小贩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吆喝:“五香的骆驼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