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回来。”熟归熟,唐植桐肯定不能让方圆自个去邮电学院门口,主动承担起了责任。
“我手头没票,得明天才能拿过来。”方圆看看时间,看看天,哪怕自己现在出门也打不了来回,这种事也不能让唐植桐帮着自己垫粮票,于是问道:“你是不是还要去问问别人?”
“嘿嘿,圆哥看人真准。”
“那这样吧,也甭单个人去换了,太耽误工作时间,你一会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想换的,告诉他们明天一上班带票来,我协调转运处的师傅明天过去一趟。”方圆想了一下,用手敲了敲桌子,说道。
“哎吆那感情好,谢谢圆哥。”唐植桐大喜,有了方圆张口,这事不仅解决了职工困难,也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
跟方圆道过谢,唐植桐屁颠屁颠的先去了押运科,也就是原来的押运股。
原来跑安东路线的组长张金波,这次也升了副科,主持押运科的工作。
张金波最近挺忙,不仅要安排新人的打靶,还要熟悉即将到来的邮编推广考核,最近已经找了唐植桐好几次,讨论如何在火车邮车上快速统计、分拣。
在听到唐植桐的诉求,看到过胡萝卜和缨子的实物后,张金波没含糊,当即表态:“哎呀你真是及时雨,我正愁着冬天没菜呢,我个人能换十斤粮票的。等会打靶的押运员就都回来了,我挨个通知,下班前给你个信儿。”
张金波虽然升了官,但身份依旧是押运员,名正言顺的吃着高定量,但劳动强度一下子下来了,手里的余粮要比其他人多。
跟张金波道过谢,唐植桐又拿着胡萝卜和缨子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就跟个拿提成的推销员似的。
单位里就是这样,这种事情要么就告诉几个关系好的人,要么就得都通知到,否则难免会被人说目中无人一类的话。
一圈走下来,让唐植桐最意外的是分拣科,大姑娘小媳妇对胡萝卜非常中意。
虽然她们全国粮票不多,但平均下来每个人也有个一斤多的样子。
那些没有全国粮票的,背着唐植桐窃窃私语,私底下跟那些有的票的同事调换,用本地粮票换,外加多给半斤胡萝卜。
唐植桐就当没听见,反正都是你情我愿的事,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