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肯要钱。
“得,谢谢张大哥。”唐植桐顺坡下驴,没坚持,不过称呼变了,透着一股亲近之意。
把木棍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唐植桐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从木材厂往家赶。
这年头没有流行歌曲的概念,但不代表没有神作。
“你爱我呀我爱你”非常洗脑,但曲子并非原创。
1976年的时候,许冠杰发布《有酒今朝醉》,曲子不能说跟蜜雪冰城一模一样,只能说相差不大。
但这首歌依旧是填词,时间再往前翻,1931年歌曲《苏三不要哭》问世,哎,巧了,曲子还是大差不差。
“我想去南洋群岛,怀抱琵琶一块跑。我想到哈尔滨去,找那亲亲小娇娇……”
啧啧啧,朗朗上口,魔性也不小。
然而,这依旧是填词。
再往前翻,直到1847年,身在大洋彼岸的超市理货员斯蒂芬·福斯特以妻子的名字创作了一首歌《oh sanna》。
“i e fro abaa with y banjo on y knee。i" gog to louisiana, y true love for to see。”
除了歌词不同,曲调与上面那几首歌的曲子一致,相似程度跟倒模似的。
无论哪个版本,唐植桐自然都不会去唱歌词,只是哼曲子。
骑着洋车哼着歌,从胡同口钻了出来。
忽然,唐植桐就听“当”、“啪”两声脆响,一个不明物体照着自己脑袋就飞了过来,就跟老唐演讲时的场景一样一样的。
看到唐植桐从胡同口突然冒出来,几个孩子发出了惊呼,胆子小的直接捂住了眼。
这要是被砸了脑门,可就丢了穿越众的脸了。
说时迟那时快,唐植桐脑袋一歪,抬起右手,用外挂一薅、一挪,那不明物体已经被攥在了手里,就如同火云邪神空手接子弹一样,帅爆了。
就是不知道老唐躲过的那颗子弹是不是也是开了挂。
接到手上后,唐植桐脑子里蹦出来的却是:得亏老子没坐火车吃火锅,得亏老子碰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