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
后面回复的这个人很明显还没有弄清楚网络骂战的核心在哪儿。
被喷子喷的最直接做法是找证据解释吗?
错!
完全不是!
人家只是想喷你罢了,你解释那么多有什么用。
被喷的最直接做法是喷回去。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干,就完事儿了。
于是。
周墨果断登录小号,参与到混战中去。
给不少总喜欢讲逻辑的网友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垃圾电影。”
“nsl。”
“垃圾导演。”
“哪儿来的外宾,装牛魔?”
“我装什么了?怎么,只要觉得不好看就要被你们开除国籍?好霸道啊。”
“不啊,只是觉得你很搞笑罢了。宫廷玉液酒。”
“也不知道谁搞笑,说一些胡话,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对你们年轻人的一些话不太了解。”
网友:……
这尼玛也太离谱了。
尽管周墨一下午都在用小号跟人战斗,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成功。
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还是很难撬动庞大的观众群体意见。
之前几处刻意被提到的歧视点,也都被一些经常外出旅游的网友们证实了。
歧视的情况确确实实存在。
不算夸大。
相反还有一定程度的收敛。
观众对电影质疑的点主要还是集中在最后一段,电视上对毒虫冲击大厦的情节描述,实在太不符合逻辑了。
文学创作就是这样。
现实可以不讲逻辑。
但文学创作必须讲逻辑。
你在电影里拍摄了在观众认知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在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
其评价也必然会降低。
就那么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干直接闯入部队大厦耀武扬威,发泄一通?
太扯淡了。
不少人认为周墨这一段纯粹是为了给电影增加爆点,所以牺牲掉了剧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