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从诞生到成熟,从成熟再到强大,这个过程完全不亚于带领一个主战团的难度。
甚至需要操的心都不次于一个主战师。
毕竟那些单位都是常规作战,怎么带,怎么打,怎么练都是有迹可循。
陈钧这个就全靠他自己摸索。
照着记忆不断的探索革新,说是征路漫长也毫不为过啊。
陈钧身躯靠在椅背上,他目光盯着电脑屏幕,那由无人机拍摄回来的演练画面。
心里在默默衡量。
其实一营发展还是挺快的,虽说老兵都是由各个单位组成,但还好这些连长没怎么掉链子。
再加上营里合成讲堂每天都在讲,干部听完,也会抽空去连里宣导合成作战的理论。
有陈钧这个火车头在前面带路,全营就算跑的再慢。
每天也能往前面挪动一点。
别说一个营的战士了。
就算是一头猪蹲旁边,听一两个月合成的理念,晚上它睡觉打呼噜的时候,多少也能带点合成的蕴味啊。
接下来一周。
陈钧的工作安排开始进入之前的单调,不是呆在办公室或者参谋部,就是跑到训练场上实地观看各连的作战情况。
忙倒是不忙,但也闲不下来的那种。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里。
李海瑶还是跟以前一样,营里留下了几个网络工程师,她整天就跟着工程师一块维护网络。
但跟以前不太一样的是,陈钧以往都是各忙各的,最近几天他终于学会晚上吃过饭后,去找人家聊聊天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跟着代表团留下也都是因为陈钧的缘故,这种聊天的任务,哪怕硬着头皮每天凑时间也要去啊。
何况这种事,也不用硬着头皮。
自从跨入九月下旬,基本也算是已经进入晚秋,天气不会再像之前那般炎热。
尤其是晚上,丝丝凉风吹着,相当的惬意。
李海瑶刚跟着工程师忙碌一天,吃过晚饭洗了澡之后,就被陈钧这个闷葫芦给叫了下来。
李海瑶可能是出身家庭,还有从小教育的原因,再加上她本身也是军人的缘故。
并不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