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扇耳光,吹冷风,拿冰水洗脸,头磕桌子,掐大腿。
各种啃专业现状,都能在一营训练场上看到。
内部针对仪容仪表,内务整理更是严格,出门即列队,要求就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四人成方,五人以上必须有带队。
不足七人成单列,七人以上成两列。
既然说是整顿那就不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整顿没有战备那么累,但绝对比战备期间要紧张的多,稍不注意就会被抓住扣分。
这不,10月10日,也就是国庆练兵结束一周后。
赵子恒,林金华,陈钧,梁科翔这四个营党委的干部,还一个個拽着大步,开始在各连公共区域抓卫生。
每个连队随机抽查几间宿舍抓内务。
这还真不是说几人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专门过来找事啥的。
本来这种事情,在新营组建初期就应该严抓,但那时候旅里盯着,军里催着,战区还急着给他们换番号。
试点单位初期组建,整个就像是被架在火炉上烤着一般,重心在成绩不在整体。
内部纪律那就只能先放一放。
先紧着单位,行成一定的战斗力之后再说。
如今一营已经初步具备协同作战的能力,各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不俗的协同配合。
不说试点任务大功告成吧,至少也算是初具规模啊。
战斗力能拿得出手了,那就剩内部纪律之类了。
“这几天看着情况好了不少。”
赵子恒推门走进炮连的一间宿舍,他四周看了看说道。
陈钧跟在旁边,他也顺势推开其他几间宿舍的门,目光从床底的脸盆,毛巾摆放,再看看被子叠的情况。
顺势带上白手套,在宿舍门顶摸了一下,而后又走到窗户旁,床铺靠墙的犄角旮旯缝里摸一摸。
好像他们这种检查内务的人,都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疏漏一般,容易看到的位置,瞅都不瞅一眼。
专门朝着不易打扫的地方检查。
有正副两位营长到处动手检查。
那家伙,炮连连长郭亚斌站在一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他们两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