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我们年年讲,天天讲,部队的调动,有部队铁路公路的转运,武器的运输。”
“战术运动的执行程度,其中有包括指挥,战场分析,各部队之间配合程度,营地,指挥所的设置等等。”
“后期补给的调配,我们平时也强调有运输,有保护补给线,后勤韧性等等。”
“演习还能训练防空,防化,防核等战术科目,还有其他战术科目在实战环境中的运用。”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年以来,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但是这一次,我们的挑战又来了,为了适应战争形态上的变化,为了适应,并且打赢未来战争。”
“我们必须应用新设备,新战术,新的战争思维,这些都需要依靠演习去实践。”
“军事演习不能百分百反应”
总指挥雄浑的声音,不断回响在整个会议室。
陈钧坐在位置上认真的听着。
其实简单总结下总指挥的发言,无外乎就三点。
第一,军演的规模在升级,军队要与时俱进。
第二,军事演习虽说不能百分百反映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但却可以提高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打个比方,演习就是为了让战士明白,在战场上下车之后该往哪跑,坦克在平原上怎么开,天上无人机来了该怎么应对。
将这些通过演习,给练成肌肉记忆,到了炮火连天的时候,才能在漫天炮火中开着坦克,抱着钢枪,跟敌人决一死战。
而没有经历过演习的部队,连仗都不知道怎么打,冲上去实战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点,才正式提起今年合成化的体系对抗。
跟陈钧猜测的一样。
战区方面要的就是一次酣畅淋漓的体系作战。
要的就是合成旅这个新单位,要适应复杂的战场变化,更要适应军事动链构成,以及各类技术装备运用。
让战斗对抗节奏变得更加激烈。
会议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激励,唯有一点,此次系列军演,上面着实给了参演部队很大的自主性,和时间性。
最终,在导演部重新制定了一系列演习规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