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哼一声:“这小子滑得像条泥鳅!咱让他制衡淮西党,他倒好,反过来将咱一军!“顿了顿,又叹道,“不过他提出的方案,确实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朱标小心翼翼地问:“那父皇真要下旨让他与淮西党合作?“
朱元璋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合作?哼,不过是权宜之计。标儿记住,帝王之术,在于平衡。欧阳伦与李善长,谁都不能一家独大!“
又是一次朝会。
往日趾高气扬的淮西党官员,今日个个低眉顺眼。李善长虽然强装镇定,但灰白的脸色暴露了他的虚弱。
朱元璋高坐龙椅,冷眼扫过群臣:“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奏?“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欧阳伦。“
“臣在。“欧阳伦出列躬身。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如炬:“欧阳爱卿,京平铁路修建进度如何?“
欧阳伦上前一步,拱手禀报:“回禀陛下,工程进展顺利。自京城至北平已完成铁轨铺设九成有余,目前正进行枕木加固与道砟铺设。沿线桥梁共二十八座,已竣工二十五座,剩余三座预计本月内完工。“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呈上:“这是最新勘测的路线图。为避开永定河汛期风险,臣等将原定河岸线路东移三里,采用新型碎石路基,可保百年不塌。“
朱元璋接过图纸细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等高线、土质分析和桥梁承重数据。
工部尚书单安仁忍不住凑近赞叹:“这测量精度,比工部标准还高出三成啊!“
“测试阶段进展如何?“朱元璋继续追问,指尖轻叩龙椅扶手。
欧阳伦胸有成竹地回答:“已用试验机车完成十次载重测试。单次可运粮八百石,耗时仅传统漕运的七分之一。这是测试记录。“他又呈上一本册子,“每趟测试都详细记载了铁轨沉降数据、机车燃耗与载重比,目前各项指标均超预期。“
朝堂上响起细微的惊叹声。
李善长眯眼盯着那本记录册,发现上面连不同天气下的铁轨热胀冷缩系数都做了标注。
“好!“朱元璋突然拍案,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