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没有背景的人。
比如成国公朱承,他将自己的所有土地拿了出来,但是他的心腹手下,还有他的亲家世交,土地依旧保留着,没人去收缴,没人去,没人敢。
卫所改制,改了许多卫所,可是做出改变的卫所,没有规律,没有前后顺序,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卫所的指挥者,没有后台。
朱承他们确实推动了这些改革,可是真正的目的,无外乎是给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力。
毕竟他们都是聪明人,也是知道朱威想要做什么,朱威要做的事,是动他们的根基,他们能与朱威有短暂的合作,可是谁都知道,这个合作并非是真心实意的。
还有徐光启等人,朱威的改革中,他们这些人也会有利益损失,可是文人比武人更聪明,可也更加会趋利避害。
朱威让他们这些人支持自己的底牌,就是孔子学院,给他们说孔子学院将拉拢天下世家子弟,而后送往奥斯曼,那么此时的大明,不论是科举还是有官员空缺,他们家族中的人,是最能上位的人,因为他们不会让自家核心子弟进入孔子学院。
不论哪个朝代,不论哪个时期,高阶级的势力做出的事情,其实都有各自的目的,这些目的各有不同,又可能相同,可是唯独没有一样,或者说概率很小,那就是将利益分给底层人。
什么大公无私,什么舍己为人,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在世家子弟之中,就算出现了,也绝对成为不了家族核心。
徐光启,王之宷,郑三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忠臣,是好人,可是他们…不会是成为底层人民的解放者。
朱威做了无数努力,为了让大明重铸荣光花费了十二年,人生有几个十二年?
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到如今的新纪五年,也就是原本历史中的天启七年(1627年),朱威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虚妄。
朱威出门之前,眺望着那皇城露出的一角金黄,无怒无喜无悲,嘴里喃喃道:“今年…你本该死的。”
秦冉儿与徐梦瑶就站在朱威身后,将这话听的清楚,不由的都是心中一震,尤其是徐梦瑶,昨夜她也一样,一夜没睡,可是事情太多太大,她的思绪乱了,很乱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