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052章 基本盘(2/3)
朱威说的没毛病,也知道错的人是谁,只是苦了百姓。

    朱威自然知道马文晟这个以杀伐果断闻名于世人的前任兵部尚书,其实心底里是一个异常柔软的人,只不过在朝堂之上,将那份柔软隐藏的很好而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经历过大明中兴的张居正时期,也经历过万历后期的党派之争,知道在朝堂之上隐藏自己弱点有多么重要。

    一路无语,一直到了灵州府下的定边县城,没入城还好,一入城那看着如同京城一般的热闹景象,马文晟终究是忍不住:“这么多人?”

    定边城只是一个小城而已,原本的人口只有两万余,是宁夏最东的小城,在这里原来有定边营,满编两千人,主要是为了保证军备运送的安全。

    而今的定边营,满编五千人,那袁球子就是主官,现如今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防备朝廷动手。

    归功于鞑靼的沉浮,加上与奥斯曼的约定,大明西域道路通畅无比,一路西行可至奥斯曼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大明的瓷器,茶叶与丝绸,一直是硬通货,到了哪里都有人高价收购。

    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有商人,大明各地的商贾蜂拥而至,只不过能够真正走这条路去西域的,还是朱威当初约定的那五十二家。

    比如江苏做丝绸生意的李家,比如江西做茶叶的陈家。

    当初约定好的,是将营业额的一成节流下来,用这些钱去修路之类的。

    当初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可是现在全都愿意了,并且还有无数人想要分一杯羹,有些人甚至愿意追加,愿意拿出营业额的三成,只求焕土堡的一家商铺。

    不过最后都是被拒绝了,不是朱威拒绝的,而是朱缶拒绝的。

    按照朱缶的话来说,物以稀为贵,只有严格控制大明商品的流出数量,才能让大明商品的价格维持高位,才能赚更多的钱。

    若是全都同意了,必然会出现互相压价的情况,那时候定价权就不在大明了,得不偿失。

    朱威也是第一次知道生意上的道道这么多,原来的生意都交给那个叛徒金大元,后来又交给朱缶,朱威本身在生意上用的心思并不多,因为他是真的不懂。

    现在看来,朱缶的决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