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因为除了这个人,我们实在也找不出其他的嫌疑对象了。
确定了目标,就是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鉴于本案的证据都是间接证据,只是可以帮我们确定嫌疑对象,并不能直接定罪量刑。所以最后要把犯罪嫌疑人送上审判庭,还是需要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所以抓捕以后的审讯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能顺利突破口供,迫使犯罪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因此我们从抓捕开始就要有充分的设计。既要做到抓捕的突然性,也要施加对犯罪嫌疑人强大的心理压力,更要控制影响,以免万一不成能有很好的退路。
所以抓捕前三天,我们就开始对犯罪嫌疑人的生活进行严密的监控。我们不仅是二十四小时跟踪监视,更有行动技术支队对其本人和关系人的监控,一有蛛丝马迹立即进行分析研究。
三天以后,在完全弄清楚该人的活动规律,邵大决定收网。我们选择的抓捕时机就是犯罪嫌疑人去工地上工的路上。
因为根据前期的了解,该人早上六点左右出门,一个人骑一辆自行车上工。这时候他单枪匹马,是最好下手的时候,其他影响也小。
为了顺利抓捕,中队让我和艾冬青各弄一辆自行车备在犯罪嫌疑人家附近,我们两个是骑自行车尾随犯罪嫌疑人出门,作为抓捕的控制力量。
其他三个人在一辆民用车上待命,一旦我们得手,他们迅速上来控制并带离抓捕现场。当然,邵大组织了强大的审讯团队在刑大审讯室准备,人一到,立刻投入审讯工作。
计划停当,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摸准犯罪嫌疑人在家后,抓捕组的兄弟连夜在他家附近埋伏下来。免得犯罪嫌疑人万一出门时间有变,我们好灵活变化。
到了次日早上六点许,犯罪嫌疑人骑自行车准时出门上班。在制高点观察的兄弟第一时间向我们发出行动的信号。
我和艾冬青早已经推着自行车在等了,我们在犯罪嫌疑人拐上大路后,两个人就骑着自行车跟了上去。我们也不敢跟的太近,离犯罪嫌疑人约十米的样子,一路尾随。然后车上的兄弟开着两辆车也跟在后面,有时候也会超过去。
大约这样的跟踪持续了约五分钟,犯罪嫌疑人向一流动早餐点靠过去,我们判断他可能要去买早餐。于是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