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274 清廷江北官场的一颗地雷,被自己人引燃了!(4/7)
    不再让各地县衙插手,直接实现了公司和经销商的对接。

    当然,赋税必须留给各县。还有每卖出一斤郁酒,给当地分红1文钱。

    李郁自认为,这样的分配制度就算很讲良心了。

    提前为自己置办点私产,很有必要。

    皇帝没钱花也很痛苦的,花点钱享受享受就要被那帮大臣叨叨,恶意的提各种建议,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还要被窥探隐私,实在是不爽。

    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一下还不行吗?

    李郁很清楚,想做真正的圣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口头自称是圣人就行了。

    ……

    扬州府,

    布政使衙门,钱峰一脸黑。

    底下站着一群貌似谦卑,实则桀骜的红顶子。

    淮安督粮道于运和、扬州知府胡佐佑、以及淮、徐、通、海的主官。

    仍在大清治下的江苏各州府主官都来了。

    “本藩台想郑重地再问你们一句,丰济仓、广运仓储粮究竟有多少?”

    【清代运河沿线有四大粮仓。一是江苏淮安的丰济仓,二是江苏徐州的广运仓,三是山东德州的德州仓,四是临清的临清仓。】

    以上,理论上单座储粮量谷值在150万石,峰值在300万石。

    可谁都清楚,理论啥也不是。

    钱峰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他偶然的一次微服出行,从街边百姓嘴里听说这几个月的粮价一直在涨。

    若是换个人,未必会留意。

    粮价15文1斤和35文一斤,有区别吗?

    大人们从不算小账,眼里只有星辰大海,成千上万。

    ……

    而钱峰与众不同,

    他在京城时就是一个常年自己买柴米油盐的人,对于价格波动极度敏感。

    不正常的波动,无非是三种情况。

    遭灾了,打仗了,有人搞猫腻了。

    今年年景尚可,只是北边黄河小小决堤,淮北盐场遭洪灾倒是挺严重,但主要的产粮区保住了。

    江北大营虽然屯兵数万,但并没有进攻,消耗粮米固定。

    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