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起来的后果很严重。
能从文字之间挖出一头大象来,把房顶给撑爆了。
又翻过一张纸,李郁觉得眼熟。
问道:
“这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河道吧?”
“对,下官把这条路线命名为东太内河水道,东海――太湖。”
……
“凡是1500料平底船走不了的河段都要疏浚。这条水道早晚要成为黄金水道,不能太小气。”
黄文运眼珠子一转,就猜到了几分。
一条流淌着黄金的水道?
王爷肯定是要开海禁和洋人做出口海贸。
海、河联运,货物在金山卫集散。物产丰富、腹地安全,河网密集。妙,妙啊。
不过他没有吭声,
目前身份尴尬,莫要学杨修。世间太聪明的人,容易夭寿。
不过回去之后可以偷偷让家人在金山卫买点地。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这条水道!
万一在新朝混不开,做个富家翁也不错,坐在家里收租,能吃三代人。
……
“江南地区无洪灾,却有内涝。你组织人手再修几条泄洪河道,好将雨水快速排入湖泊运河。可先从苏州府着手。”
“下官遵命。”
“好好干,本王是念旧情的。你不负我,我不负。”
黄文运瞬间泪奔,感动的哽咽。
这句话的分量,太重了。
待他哭完,李郁随意问道:
“你也是做过一任知府的。本王目前一直忙于军务,未曾在民治上投入太多。各县的衙门空缺颇多,说的难听点,许多事还是靠着原来的那些旧人在维持着。”
“所以你可有建议?”
黄文运一愣,开始默默思索。
“州县衙署职责,无非是3样。钱粮,刑狱,教化。王爷可将前两样交给士绅子弟。只需注意监察,定下行事规则,想必问题不大。”
李郁没有当即表态,但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只怕这些人还想着循清廷旧制,欲为十里诸侯。”
……
沉默了一会,李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