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654 为铜浇铁铸的帝国绝对国防圈,敲下最后一颗铆钉(6/7)

    慢慢的,两国百姓发现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上国南方商人真踏马黑心。

    棉布卖的超贵,农具也不便宜。

    但没办法,人总不能不穿衣裳吧?

    只能省着点买!

    这些黑心商人不接受以物易物,只收现钱。

    没办法,农夫们只能把稻谷送去吴国商人开设的米铺里换成现钱,一斤稻谷才卖区区  2文钱,廉价的令人发指。

    但是,

    商人们的解释合情合理。

    “米多,米贱。”

    “老乡,你们回去看看,现在谁家没田?谁家没粮?”

    ……

    实际上不止是高丽、扶桑,整个南洋地区的米价都在下跌,最高区域不过  5文一斤。

    吴国境内米价最高的西北地区,一斤大米售价也不过  8文。

    除了粮食,帝国境内的铁器、棉布、糖的价格也在下跌。

    但是,人工价格却一直在上涨。

    人工上涨的趋势是从江南地区开始的。

    以马鞍山重工为例,  10年前,杂役工每月工钱  2个银币,现在是  6个银币。

    民间棉织厂普通女工,  10年前每月工钱是  3个银币,现在是  5个银币。

    很明显,有人在背后刻意推动。

    ……

    帝国的上层人士对此沉默不语,他们知道是陛下在幕后推动。

    松江府特别监狱。

    四大盐商已经集齐了其中两位。

    建筑顶楼露台,视野开阔,可远眺黄浦江~

    黄总商、苏总商对面而坐,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老黄,你胖了,气色好多了。”

    “是啊,进来  1年了。每天吃的好睡的好,天天散步,又不能娶妾,气色能不好吗?”

    苏总商噗嗤笑了。

    黄总商幽怨的瞥了他一眼:

    “老苏,你咋进来了?”

    “我犯了点小事,咳咳,  6个月,不长不短。老黄,你这个月该出狱了吧?”

    “是啊。”

    ……

    俩人颇觉滑稽,陡然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