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边有一段隐情,咱们简要言之,以后还会详谈,话说当初一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老柴家的孤儿寡母那里篡夺了皇位,成了一朝的人王地主。
那么说这赵匡胤自个儿就是兵变起家,他上了台自然得防着手下人,免得再来个陈桥兵变,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通常人们对宋太祖赵匡胤这一举动都津津乐道,但其实这只是其一,那么当然还有其二,这便是大宋江湖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以及十七大江湖世家的大会盟。
这赵匡胤啊,他本身就是个武学高手,早年便自创太祖三十二式长拳,又称太祖长拳,还曾自创太祖棍法,也叫腾蛇棍,传到后世,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还曾精心钻研,引入军队战阵之中。甚至有人认为,棍棒之法的祖师爷便是赵匡胤。
所以你想,赵匡胤本身就出身绿林,而且精通武艺,他能不了解江湖绿林道这一套玩意儿吗?那都是他玩剩下的,要不怎么他夺了江山,别人再厉害也只能混个派主门长之类的当当?
因此他在杯酒释兵权之后,二次召开武林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赵匡胤是故伎重演,与各门各派,各山各岛的前辈高人,掌门派主等立下盟约,说是当今天下已经国泰民安,诸位何必再舞刀弄枪,打打杀杀呢?不如就此偃旗息鼓,蛰伏山野,想要什么封赏,朕多多的赏赐不就完了吗?
赵匡胤的这一手法,后世又被元世祖忽必烈给学了去,忽必烈当时也是刚上台,人心不稳,大家伙儿都不服啊,你我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噢,凭什么你bia叽bia叽吃羊肉,我就只能吭哧吭哧啃骨头?因此忽必烈便如法炮制,大肆花钱,收买各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
所以,说回大宋江湖,虽然人们常说什么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但是经常出来蹦跶的就那么几个,大多数都已在官府的软硬兼施之下,龙游浅水,是虎落平阳。
唯有一朝风云突变,天下大势沧海横流之际,这帮蛰伏之人才有机会再次出世,辅佐真龙,搅动天下格局。
所以您看,这江湖和庙堂,看似远隔山海,实则息息相关。
闲话不表,书归正文。
再说八府巡按包大人分兵派将,派到这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