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163章 兵粮足备,只等胡相下令(2/5)
借口,彻底裁撤丞相制度。

    可朱标也没想到,胡惟庸竟然还在等!

    真要说起来。

    胡惟庸如此优柔寡断,还的确让朱标有些失望。

    也是明白朱标的意思。

    老朱挪了挪身子,找了个合适的姿势斜躺下后,继续说道:

    “胡惟庸毕竟是文人。”

    “而文人向来都是如此。”

    “自恃清高,认为可以一计而定天下。”

    “觉得凭借自己的头脑,便能覆手乾坤,左右天下。”

    “可他们却都忘了,再高深的谋略,也要有彪悍兵勇为之才行。”

    “这胡惟庸就是太聪明了,聪明到已经忘了要身体力行才能成事。”

    “事先谋划的再怎么精密完备,事到临头不照样困难迭出。”

    老朱语气略有厌恶道:

    “虚!”

    “这些个文人夫子就是太虚了些,不务实!”

    尽管老朱语气很是随意。

    可听到这话,朱标眼中却满是惊喜。

    老头子能打仗、能治国,这些朱标都知道。

    可朱标没想到。

    老头子竟然还有当思想家的潜质。

    平日里拿着鞋拔子,嚷嚷着要揍死自己的老朱,没想到思想竟也如此深刻。

    ‘事先谋划的再怎么精密完备,事到临头不照样困难迭出。’

    说的真好!

    在王阳明之前,在知行合一的理论还未提出之前。

    大多文人夫子正如老朱说的那样,虚头巴脑,不务实。

    觉得一切都要谋划详备后,方能动手为之。

    觉得凡事,都要先知而后行。

    可殊不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在行中知,在知中行。

    边行,方可边知。

    不得不说,老朱能成就千古霸业,还真不是没有道理。

    也是见朱标突然用一种极其敬佩的目光看向自己。

    老朱轻咳一声,温声询问道:

    “你小子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