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以肯定的是。
似老学究宋濂。
如对古代贤相极力推崇的高启。
还有詹同这些距离丞相只一步之遥的六部尚书。
他们都不会同意裁撤丞相制。
可在朱标的谋划之下。
此时百官非但没有反对的声音。
甚至一个个都跪请,裁撤丞相制。
饶是如此,老朱却也明白。
恐怕这些官员以为。
朱标只是一时愤怒,不满胡惟庸行刺谋逆。
恐怕他们以为,朱标只是对胡惟庸失望,这才贸然提出裁撤丞相制。
恐怕!
宋濂、高启、詹同等人,定会认为朱标只是头脑一热,不久之后朱标回过味儿来,便会重设丞相。
可他们哪里会知道。
朱标一开始的目的,便不是斩杀胡惟庸。
他们父子二人从一开始,便是打算裁撤丞相制。
“好!”
压下心头对朱标的赞叹。
老朱当即起身,朗声说道:
“胡惟庸奸相坏法乱国,危害大明。”
“自今日起,罢中书省,裁丞相制。”
“后世儿孙,不得重设丞相。”
“父皇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正如老朱预想的那样。
纵然听到老朱言明,后世儿孙不得重设丞相。
可宋濂等人依旧不相信,以后不会出现丞相类似的官职。
裁撤丞相。
皇帝总管六部,政令上通下达,自然很好。
可皇帝只是一人,纵然后世的太子也都如朱标一样,贤明无比,足可辅政。
但加上太子,也不过才两人。
而两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仅凭两人,又如何能处置的完,万里江山的所有政务。
想到这里。
宋濂、高启悄悄对视一眼,心中也有了答案。
丞相制是废除了。
可方才朱标所言的内阁制,恐怕也只是换了个名字的丞相制罢了。
也是此